3月30日,我市召开“筑安全 强服务 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加力”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吴士亮,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主任李连军,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州石油分公司副经理刘洋出席。吴士亮介绍了市应急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李连军、刘洋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德州市应急管理局深入领会习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贯彻执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着力凝聚“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事关营商形象、个个都有营商责任”的思想共识,切实把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全市营商环境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服务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线”,助力企业“低风险入驻”。德州市辖区地震多年不活跃,地震烈度风险水平较低,有历史记录以来,辖区内未发生过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在此情况下,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工作成果向入驻企业免费共享,避免了重复评价,助力各类项目“拿地即开工”。市应急管理局还充分发挥市防办综合协调作用,要求成员单位指导本行业企业提前备好应急物资,配强应急队伍。汛期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极端天气时提前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组织部门联合会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必要时提醒企业及时停产停工,帮助企业拧紧防汛“安全阀”。
二是发挥安责险事故预防作用,为企业系上“安全带”。通过持续推进安责险工作,督促承保单位不断强化安责险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反哺作用,聘请专业的隐患排查机构,对全市参保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安责险惠企理赔手续和流程,对触发安责险理赔标准的事件,接报案后1小时内到达现场受理理赔;对上年度未出险、双重预防体系工作领先以及入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各类企业,要求保险机构在办理安责险时降低费率。
三是发挥政策激励效应,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设立300万元“智改绿转”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对安全生产改造项目设备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按照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
一是强化红线意识,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严格执行《山东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和《德州市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负面清单》,对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危化品项目和列入负面清单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许可。从严开展资料审查、现场核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项目一律不予许可。
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减权放权授权”、扎实推进“市县同权”改革要求,将5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市县同权”式委托下放,将2项行政权力事项直接下放,推进同一事项全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所有审批事项对标“京沪深杭”四市,寻找差距,优化精简材料、程序、时限,按照“一次办好”标准,实践“零跑腿申报”、“零距离沟通”、“零延时审批”承诺,免费帮助企业整理各项申请材料,当好“帮办员”、“代办员”,制定《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和《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或补正的材料、形式、时限和超期处理办法,实行申请材料、许可证照快递邮寄服务,全方位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三是主动对接需求,助力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明确专人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了解项目进展,及早谋划、提前介入,确保项目前期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对遇到的困难问题,认真分析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帮扶解决,在确保项目本质安全的前提下,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产见效。同时,全力支持现有企业实施先进工艺改造、节能改造、环保改造。经评估不需要现场核查的审查,一律采用线上“视频评审”的工作模式。
四是建立首席政府服务官队伍,护航企业安全发展。市应急管理局确定12名首席政府服务官,按照“每周沟通一次、每季度上门服务一次、每半年安全指导一次、协调解决一批问题、推动企业发展上一个台阶”的“五个一”工作标准对110家企业和5个重点项目开展日常帮扶。重点关注企业遇到的困难,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时向企业推送惠企助企政策和疫情防控政策,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下沉企业一线,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群策群力帮助企业打通“堵点”、攻克“难点”。
一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助力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工贸领域扎实开展全市工贸行业涉爆粉尘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春节期间,检查企业 243 家次,发现问题 247 条。春节后再部署、再安排、再细化、再落实,检查企业 851 家次,发现问题 2588 条,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危化品领域聚焦高危企业,对高危细分领域进行专项治理,聘请高水平专家,对光气、氟化、有机硅等领域进行专项检查,聚焦重大危险源,组织“消地协作”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检查,聚焦高危环节,持续加强开停车、检维修、特殊作业、承包商管理等事故易发环节监管。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执法精准、科学公正。严格按照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
三是刚柔相济,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执法是为了保护”原则,严格执法,消除安全隐患,遏制事故发生,震慑违法犯罪,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同时,积极探索容错纠错和刚性执法相结合机制,开展“预先告知式”执法检查,“普法在前,执法在后”,提前将执法行动方案和执法检查清单告知计划内企业,要求企业对照方案和标准先开展自查自纠,之后再开展执法检查。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用信息手段为执法监管赋能。通过企业安全用电监测分析系统对企业用电情况每日巡检;发现异常后,通过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时查看企业监控;现场核查时,启用无人机进行大范围、远距离、多角度侦查取证。2022年,全市发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6.8%和46.1%,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一,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守好基本盘,以高水平安全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加力。
华鲁恒升是一家立足化肥、依托化工、向新能源和新材料“两新”领域延伸拓展的新型化工企业,多元联产、集约高效、多链融合、厚势赋能,先后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全省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近年来,为进一步延展产业链,公司上马了尼龙6、尼龙66、高端溶剂等一系列专精特新项目,推动我市高端化工产业链补强延伸、高效发展,推动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产业向“下游精细化、产品高端化、应用协同化”转型升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应急局在项目调研、工艺论证、安全审查、技改提升以及恒升园区提升等各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在“两重点一重大”项目联审时,市应急局作为牵头单位积极协调发改、工信等部门从速完成会签工作,为项目落地立项扫清最后一道障碍。在工艺论证时,市应急局牵头召集省专家库中行业资深专家对拟采用工艺路线进行论证,确保选用的工艺安全、环保、高效。在项目安全审查过程中,市应急局多次为项目进行了容缺受理,使华鲁恒升可以多部门同时申请各类许可手续,不用再为项目只等一个批复、一个许可证耽误整个项目进度。项目评审时,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都是第一时间组织评审,以项目进度为先。特别是去年疫情时期,因为各地疫情管控措施等原因,省市级专家无法来现场参加审查会,市应急局果断改用视频线上审查形式为华鲁恒升项目组织审查会,这样既能更方便快速地召集省级资深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确保项目审查进度,又方便公司各部门人员远程参会、异地参会,这样审查参会人员齐全了,意见表达也更加充分、更加全面。对于审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市应急局都会协调更多行业专家进行讨论形成更科学的解决方案,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此外,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是我市五个化工专业园区中建成最早的,问题最复杂。市应急局立足危险化学品综合监管职责,积极组织第三方机构派专家进行整改提升指导,研究确定整改提升方案,使园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大幅度提升,在省厅复核中取得较好成绩。
中石化德州石油分公司下辖12个县区公司、1座油库、1座加气母站、132座在营加油站,在岗员工766人。业务范围涵盖成品油、润滑油、天然气、非油品销售,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流向畅通、保障有力的成品油营销网络。
近年来,市应急局对公司油库和加油站开展了多次执法检查。不仅有专项检查,也有按照执法计划的例行检查和抽查。除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外,市应急局都会采取告知式执法,提前告知检查方案、内容和清单,方便公司对照方案和标准先开展自查自纠。自查自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政策标准和暂时无法整改的问题隐患,公司会主动联系市应急局,市应急局会帮助解决或联系省市专家研究解决方案。对于执法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市应急局会现场开展教育警示,执法人员和专家都会一项项梳理,一条条解释为什么认定违法违规。市应急局还帮助公司制定整改方案,告知如何采取正确方法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柔性执法,还体现在轻微不罚上。对没有造成危害后果轻微违法行为,可以立即改正的,市应急局都是以教育为主,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