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整天就窝房间里玩游戏!” “废寝忘食地玩手机,不上厕所不洗脸,饭都可以不吃!” “一写作业就磨磨蹭蹭,一看手机就精神抖擞!” “你敢没收,他们就暴跳如雷,跟你动手了,用跳楼威胁你。”
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成年人造成的。 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转学后,我没有一个朋友,同学嘲笑我是外地人。 教材完全不一样,成绩不好同学也看不起我! 可游戏里,网友都夸我打得好,不会瞧不起我。”
作为“快乐素”,多巴胺带给孩子的是无与伦比的自信与成就感,一旦尝过这种甜头,就会念念不忘。
比如,在学生群体最火的《王者荣耀》,孩子击杀对手、小怪,都可以获得大量金币和经验,击败敌人时,更会语音激励。
在进行日常管教时,孩子内心不服气,对抗情绪回加重:“凭什么家长可以玩,我就必须学习。”
来自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还有罗伯特·J·琼维斯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他让几组5岁儿童做“画人物”,第一组是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孩子画的。
之前也有新闻报道,一位13岁男孩沉迷手机导致瘫痪、智力减退,此类消息更是为家长们敲响警钟。
韩国神经放射学教授Hyung Suk Seo团队对两组人群的大脑进行了对比,一组是对手机及网络上瘾的人,另一组则是没有对手机及网络上瘾。
结果显示:“当边缘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成瘾。”
因此,过度沉迷手机孩子的大脑会分泌出过多的γ-氨基丁酸,最终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有很多种理由去反驳孩子,比如,手机是我自己买的、我是成年人。
而且,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手机不仅在挤压孩子的时间,更在挤压我们大人的时间。
之前,我们给娃定的手机使用时间是每天45分钟,娃一直嚷嚷“时间太短了”。
实话实话,也是和娃一起限制手机使用后,我才体会到“45分钟不够“,才体会到孩子的痛苦。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手机里不肯出来,那是因为手机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
周末也可以去逛一逛文化宫、博物馆等,让孩子有更多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与陪伴,他们的内心足够丰盈,自然会把目光从屏幕中挪开。
本文来源:洞见父母(ID:fmczs100),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有案例、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议。我们一起,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