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页面上的信息数量繁多,信息过于碎片化难以整合,一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当浏览页面与挖矿挂钩时,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Dimension Chain 是⼀个⼤数据 + 区块链项⽬。致⼒于利⽤区块链技术和激励机制解决“信 息结构化”问题。分布式账本的“化零为整”已经有将算⼒、存储空间、⽹络流量通证化的例 ⼦,⽽ Dimension Chain 致⼒于将“浏览⾏为”带来的零散价值“化零为整”。
SU JI YAN:我们团队成员拥有资深的AI和数字背景,也是加密货币早期的参与者。万维网超链接和hypernet的发明人Ted Nelson曾经提出了互联网信息质量的问题。
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将其逻辑化,用物理学来描述是指通过某种形式把互联网结构变得规整。我们借鉴了他的概念,Dimension意思是维度,次元。是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用分布式帐本把互联网变得更加结构化,提取更精准的信息。
2.能简单介绍下什么是Dimension Chain吗,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SU JI YAN:我认为区块链的核心问题是以太坊出来后怎样把资源化零为整,并在上面构建一套能让别人使用的完整系统。我们做的是比较符合区块链精神的应用,所有人看东西、网页、UP和头条的浏览行为,这本身是一种资源,类似于家里过去闲置的的网络带宽,现在我们将其整合起来去使用。
这个概念有别的币链在做,像VAT他们可能想的是广告,但对我们来说,广告只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最关键的问题是信息的结构化以及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结构化和信息的提取造就了古典互联网中的今日头条、谷歌和百度,他们无非就是整合信息。对我们来说,只拿user behavior做广告很可惜,因为代表的是整个信息结构化的过程,用户经常浏览网页的话会不断做一些“看”的行为。
这个过程就是把网页的垃圾信息删掉,将有用的信息给提取出来加以结构化。如果这些行为能够被合理的给予激励,同时用机制把它整合在一起,实际落地可能会有很多的场景。
SU JI YAN:首先基于现在的状况,不可能推断出完全的去中心化。我觉得所有要做去中心化的项目,支付可能算是一个痛点,此外其他的都是伪命题。
我们承认互联网垄断、中心化服务器的地位,在上面做去中心化的内容,把用户之间和服务器过去没有注意到的保留下来。比如网页信息的历史或知识图谱,过去是中心化服务的,现在完全可以去中心化。
概念是我们用已有的互联网的中心化层级,协议层应用层在上面去做层级,可以产生一些经典应用。
4.DMS Token的价值主要依托于什么?DMS的「跨平台用户画像」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SU JI YAN:我们认为DMS平台提供的数据资产会有创新的使用方式,但DMS Token的价值最主要是来自于跨平台用户画像对于在线广告市场的价值。DMS会根据用户的跨平台数据为用户生成高质量的跨平台用户画像作为社区共有的资产提供给数据需求方。
数据需求方在请求这些数据时会有强烈的动机买入DMS Token。而这种经济激励的强度是和整个在线广告市场的利润挂钩的。我们看看在线广告市场的现状就知道这其实是非常积极的通证经济激励。
在线广告业务为Google、Facebook、百度等公司贡献了90%的利润。现在中外绝大多数网站的广告位也都是直接卖给了Google、百度等公司的广告系统,这个市场最主要的利润都寡头盘剥走了。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技术门槛,而是这些数据寡头垄断了普通用户的数据。
DMS提供的跨平台用户画几乎是最有商业价值的数据资产,是这些股份制数据寡头都没有机会得到的数据。网站和AI创业公司们有了跨平台用户画像后,就有机会自己来为用户精准展示广告,不再被互联网巨头收“数据税”、薅羊毛。
在线广告市场最主要的利润会从数据寡头重新回到到各个网站,再流向到DMS社区所有Token持有者。DMS会重新分配在线广告市场的利益,这能让大量中小型企业和普通用户获得加入DMS社区的经济激励。
除此之外,其实互联网巨头里也会有伙伴参与到DMS社区里来。因为这些跨平台用户画像也能进一步提高巨头们的互联网服务水平,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5.Dimension Chain的信息采集避不开的一个词语就是“算法”,算法是当今互联网巨头最强有力的武器,好的算法背后都有一群最优秀的工程师。你们的算法怎么做到精准匹配?
SU JI YAN:作为生态系统的提供方,一开始我们需要插件或第三方来支持用户使用浏览机来挖矿。但是其实希望所有人可以在上面写出想要提取的算法,然后我们来跑,这也是我们的智能合约。
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不是在算法上有很牛的地方,而是因为这些公司可以用大量数据去实践,让科班出身的人组成团队去试验,根据反馈情况调整结果。那些零散的初创公司和工程师就算能力很强,也没有这样的平台去做试验。
一类是需求方。比如AI公司或跟AI有关的公司都需要大量的结构化数据来训练模型,可以直接在我们这里找数据去租带,或者自己写算法。这类用户不太可能参与到传统区块链的行为里面,跟币圈的关系不大,但是我认为这类是比较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历史证明,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往往会是To Business(对企业)的公司先发展起来。
另外一类是使用浏览器的所有用户,他们有大量的浏览行为,只要用插件就可以浏览挖矿,实际上等于人肉矿工,他们的应用场景很简单,可以随便浏览页面拿到少量token,也会在一些普通的场景下,感觉不到自己在应用区块链技术。
第三类是AI、算法等各种开发者,他们以数据为基础达成目标,使用收费的方式去做想做的事情,可能会开发出DI,或者生态上的应用。
SU JI YAN:币改对企业来说是无所谓的事,跟过去公司花自己的积分一样,积分可以充值,可以通胀,但是很难把积分放在二级市场上买卖。
中国刚有股市的时候,每个月赚几百万的公司都可以上市,审查变严格合规之后,除非能达到上市的标准才可以上市。
我觉得现在处于区块链的早期阶段,币改的企业如果能抓住机会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只是纯粹加入积分去上币的逻辑,肯定会因为监管和韭菜变老的原因而失败。
通证经济就跟大家说的一样,付出钱或者劳动,让用户用脚投票,用脚参与股东会,这个模式比较新颖。
传统来说,除上市公司之外的公司股东有这么多是违法的,但是这帮人不是股东,是自治的形式,有一些特殊权利,这可能是组织架构上的变动。
通证经济和在区块链上发自己的token有很大的关系,和区块链技术本身无关。不管做哪一层底链,只要和底层有关的事物都要拥抱,这些参与者的首要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赚钱,或者更好的治理结构,但是这样能够支持产业的发展。
SU JI YAN:跟线下没什么好结合的,技术变革并没有办法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包括物联网也很难结合。
物联网落地可能和芯片有关,做链并没有解决核心的问题,但这是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其实所有的线下都是噱头,都没有达成突破性的改革。
线上只要是数字相关的资产、行为或者资源,可以做垂直议案,也可以什么都做,所以我觉得未来会有好几个链。
像以太坊一样号称要做普及的供应链的可能就一两个,如果类比操作系统,剩下还有很多有特殊用处的操作系统。我们做的是浏览行为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源,等级最少是供应链中间层,在上面有无数在线上根据资源做议案的。只要找对合适的垂直的链和方案,基本都能整合。
最大的难点是找错合作伙伴,有原有业务的一些公司不清楚该与谁合作,现在以太坊火就找以太坊,之后EOS火就和EOS合作。但这样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遇到一些问题。
我觉得线下没什么好谈的,线上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供应链或中间层方案,然后将生态建设出来才有希望去结合,但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找错合作伙伴了,少部分比较清醒的人觉得还有做链的机会。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线.介绍一下Dimension Chain的团队背景。
SU JI YAN:我本人原来在UIUC就读,期间去了东京大学,两年前加入了一家做无人驾驶的创业公司。团队成员主要是UIUC和东京大学的博士,在数据和AI领域研究的资深人士。
SU JI YAN:我们团队成立的时间去年九月,去年Q3时拿了前IDG资本,现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的股权投资。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分布式办公,团队有一些成员是在美国的程序员,还有几个在日本做商务。
SU JI YAN: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宝岛台湾是人才汇聚的好地方。比如台湾大学就有对以太坊分片技术有专业研究的人才。我们公司如果能拥有几个这样的专业人才,肯定可以超越很多链,但是这样的人本来就很稀少。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本身需要存储数据,现在用的是PGP协议,但是下一层可能是算力、浏览器或者存储。目前根据实验,一些开发没有理想的效果,可能要多找合作方。这也是区块链很容易遇到的问题。
最后SUJI YAN说:“所以只要熊市能活,其实大部分项目都可以参与,我们在日本、台湾、东南亚和美国有自己的渠道,会用之前积累的一些资源募集场外资金,这样能够让我们沉下心来做事情,不被整个大盘影响,也希望读者可以参与进来。
我觉得大部分区块链公司是被自己的自信玩失败的,拿了很多钱之后跑去做基金,基金是不可能和市场抗衡的,市场不好会影响基金。他们自信可以跟大盘抗衡,选择自己的生态,但是现在看来这可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