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网络营销
博实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3-04-27 阅读次数:

  智能制造装备、根植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工业服务,是公司的核心成长业务,分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均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引领的产业方向。

  公司长期耕耘在智能装备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不断为中国制造提档升级,或替代进口,或首台套应用,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近年来,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司掌握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得以加速应用,现已具备多个产品应用领域的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能力。

  从营收构成看,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两项核心成长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达 96%。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矿热炉、新能源、粮食、饲料、建材、医药、食品、港口等众多行业、领域,为客户提供运行高效的智能制造生产装备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智能装备产品在国内行业应用领域,处于领先优势地位,无同体量级别竞争对手;在一些领域,公司产品技术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从行业看,中国制造的规模企业,普遍拥有自动化生产线,但其中数字化比例不高,工厂数据共享不多,使用智能化技术的很少,我国智能制造整体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领先企业内生动力对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呈现长期的、持续性的特点,未有明显周期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 2025》指出,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展智能制造是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国家相续出台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规划指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十四五”、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产业数字化、数字中国,为推进中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实施技术领先差异化竞争策略,凭借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应用实践,面向中国制造对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迫切需求,公司集中优势、整合资源,积蓄竞争力,以丰富的产品线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响应和引导市场需求,努力实现自身的较好较快发展,为股东带来持续的回报。

  2021年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利用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制造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

  公司面向智能装备客户产品后处理的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包括对设备操作、维修、维护、成品入出库、转运等一体化的工业服务,这些专业化工作呈现外包趋势。公司未雨绸缪,依托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大力推进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专业、经济、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好评,公司工业服务收入连年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服务整体营收达6.39亿元,营收占比接近三成。

  基于公司在智能制造装备与工业服务领域融合发展上的突出成果,2021年8月,公司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公司的智能装备工业服务已覆盖全国除港、澳、台、西藏外所有地区,服务规模、盈利能力业内领先。公司的工业服务业务一方面会随着产品销售以及设备存量的增长保持稳健增长;另一方面,会对客户的深层次服务需求给予积极响应,在公司承接、实施新的生产运营类工业服务项目后,服务规模有望快速上台阶,进而提升公司经营抗风险能力,构成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服务能力未来围绕“工业服务╋”的市场机会潜力大,即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有望承接更多博实装备以外的工业服务市场需求,进而形成“工业服务╋”赋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新方向。

  “十四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环境保护领域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公司控股子公司博奥环境实施的工业废酸、酸性气体治理与循环再利用项目,可将化工生产中的工业废硫酸、含硫的酸性气体进行收集、处理,生成高纯度硫酸用于循环生产,对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回收再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保和经济的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减排目标。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关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政策与行业规划,引领行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程实施能力也日趋成熟。从公司长期在智能装备工业领域的产业实践看,我国制造业企业对智能装备的需求方兴未艾,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将持续蓬勃发展。

  2023年 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意见提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协同创新应用,打造特色平台。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不断增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丰富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流向等方面数据。推进示范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发布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标准。针对行业特点,建设并遴选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标杆。

  2021年 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规划指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2021年 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融合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企业融合发展活力全面激发;融合生态体系繁荣发展。

  自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呈现持续较好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面对中国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旺盛需求,积极实施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品类扩张,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销售强劲增长;以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在高危、恶劣、繁重工况领域替代人工的特种作业机器人及配套产品推广应用,“机器人╋”快速占据重要营销份额,有力推动了公司整体业绩的快速增长;针对新能源多晶硅原料领域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的成功研发应用,拓展了不规则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应用范围,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工业服务长期稳健增长,其营收占比达30%,成为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赋能智能制造装备;节能减排环保业务对公司整体营收带来有益补充。报告期,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营业收入继续稳健增长,节能减排环保工艺装备营业收入下降,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93%。

  报告期内,以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新能源多晶硅原料后处理智能装备为代表的不规则物料智能制造装备产品需求强劲,公司市场营销工作屡创佳绩。2022已成过去,2023春暖花开,未来值得更多期待。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应用、推广,实现了以第二曲线推动公司延续成长期。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经历了持续的技术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应用的扩张进程。目前,公司在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实现了由单机、自动化生产线向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跨跃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公司面对的商业竞争环境,公司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1、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不同客户间推广、不同工厂间复制,带来的增长动能;

  2、新能源原料多晶硅领域扩产对不规则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需求的释放,以及公司持续研发,在组成纵向产品线的同时,形成多品种扩张应用;

  3、面向电石生产领域少人、无人、安全、高效、环保生产的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的研发、示范应用与拓展;

  4、面向硅锰、硅铁、工业硅等矿热炉领域的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高危、繁重、恶劣工况下)的研发、应用与拓展;

  6、随着我国在精细化学品工业上技术的积累、产业应用与进口替代的加速,精细化工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持续放大;

  7、面向国民经济广泛行业规模企业的智能仓储、物流、装车等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和加速应用;

  10、工业服务的持续增长和新承接生产运营类工业服务项目带来较大增量的落地实施;以及利用公司工业服务网络、服务能力,未来有望承接更多博实装备以外的工业服务市场需求,进而形成“工业服务╋”赋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动能。

  以上公司未来业绩增长驱动因素的详细内容,请结合本报告“核心竞争力分析”及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等相关内容。

  作为技术型企业,公司秉承技术领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凭借对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刻理解与产业应用实践经验,在所从事的领域内,长期保持优势竞争地位。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业务,有效协同,良性联动,环保工艺装备有益补充。近年来,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智能制造装备应用领域,公司竞争优势地位稳固,主要产品、技术在国内相关应用领域长期领跑,获得多项行业殊荣。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领先优势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把握新机遇,拓展新领域,通过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增强,处于行业优势竞争地位。

  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看,公司智能装备具有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主要面向高端装备市场需求,适用于对高效、安全生产要求比较高的客户生产场景,是替代进口的高端装备。公司在国内产品应用领域,产品及技术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

  2022年3月24日,公司收到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关于下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石冶炼出炉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公司牵头承担的‘电石冶炼出炉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为通过,评分为 92.4分(A档),绩效等级为优秀”。能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是国家对公司技术创新实力的认可;公司以优秀成绩通过项目验收,是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验证和诠释。在电石矿热炉冶炼领域,随着公司大规模应用电石冶炼出炉作业机器人替代高危繁重工况下的人工作业,实现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夙愿与担当。

  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看,公司将多品类创新产品与制造业客户生产场景相融合,实现固体物料后处理、矿热炉冶炼产品后处理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制造。目前,公司积极实施面向电石矿热炉领域的智能工厂整体方案,报告期内已分别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英力特000635)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工厂/车间合同,合同总额合计3.6亿元。在这一领域,公司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掌握底层技术、算法和平台技术,能够形成根据行业需求快速研发不同型号、不同功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优势,是公司实施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实现产业数字化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掌握底层技术、算法和平台技术能够真正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持续推动实施公司技术领先差异化策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应用优势与工业服务充分结合,积极推进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工业服务业务取得快速发展。公司专业、优质、高效、先进的工业服务模式是客户连续、稳定和高效生产运营的必要保障,实现客户与公司的双赢格局。

  2021年8月,公司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成为国家为数不多的“两业融合”先行企业。获得此项殊荣,是对公司前瞻性制定“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和长期积极实施这一战略的认可和激励。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服务实现营收6.39亿元,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智能装备”╋“工业服务”构成公司业绩驱动的双引擎。

  纵观公司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公司进入新行业、新领域,通常以关键单机设备(“点”)切入;在突破性解决行业痛点后,快速组成自动化生产线(“线”);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对行业理解的深入,进而完成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助力客户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升级。这种由“点→线→面”的技术进步进程,有助于公司集中资源,降低技术开发风险,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单机产品销售(“点”),不可避免面临较大竞争,市场空间较小,项目潜在合同额有限;

  成套装备销售(“线”),竞争环境改善,竞争压力减小,市场空间增大,潜在合同额有效放大;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竞争对手有限,竞争力强,市场空间及潜在合同额有望数倍放大。

  图示:单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环境与潜在市场机会示意图

  例如:在矿热炉冶炼领域,公司针对电石行业迫切的安全生产、替代人工需求,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基础,成功研发应用对传统生产具划时代意义的(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点”),并相继研发电石捣炉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锅搬运技术等关键生产作业系统(“线”),直至形成真正颠覆行业传统生产作业的智能车间整体解决方案(“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少人、无人工厂和智能制造。凭借公司在电石矿热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持续研发高温特种机器人在硅锰、硅铁、工业硅炉等高温炉前作业环境的应用,致力于多维度技术创新与突破,已陆续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年4月7日和4月 19日公司公告,公司分别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工厂合同及电石智能车间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 29,114.32万元、6,962.80万元,合计36,077.12万元,这两个项目均为以公司电石生产领域高温特种机器人为主要装备应用的智能工厂整体项目,机器人及智能工厂产业化项目市场需求方兴未艾。这种由“点”及“线”到“面”的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实现了由“0”到“1”的历史性跨越。为便于理解,下图列示部分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应用技术。

  以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为例,原传统生产作业环境高危、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不适宜人工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构成生产隐患。公司将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控制策略等智能化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通讯技术应用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中,以最大可能实现少人、无人车间,依托智能化生产决策管理,助力客户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实施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项目,可以预计,如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实施与交付,首先,实现了以高新技术产品替代危险、恶劣、繁重工况环境下的人工作业,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劳动者安全生产福祉,对电石行业意义重大;其次,智能工厂整体的市场空间可形成数倍、十倍于原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未来可将在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它硅锰、硅铁、工业硅矿热炉领域,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公司在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和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公司以品质树品牌,以技术求进步,以服务赢信赖,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努力为客户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实现合作共赢。公司在国内主要产品应用领域享有持续领先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公司追求卓越,引领应用行业智能装备发展,长期构建稳定、合作、共赢的客户网络;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及巨大的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潜能,是公司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时代赋予科技创新企业的责任与使命。公司针对矿热炉电石冶炼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领域的全自动装车系统等,对替代高危、恶劣、繁重工况下人工作业生产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标准化智能装备作业会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企业增效降耗,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公司大型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工厂技术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客户节省更多资源,助力其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客户结构性用工缺口难题,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应用,在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经形势,中国经济凭借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有效应对多重超预期不利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报告期,在公司多年来持续研发与产品创新形成的产品多品类扩张的驱动下,市场需求被有效激发,公司市场营销工作在以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以面向新能源多晶硅原料为代表的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等方面不断取得佳绩。从产品交付与收入确认看,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营业收入继续稳健增长,节能减排环保工艺装备营业收入下降,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 1.93%;受投资收益和实际收到软件退税同比下降、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有9.24%的降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4.70%。从收入构成看,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环保工艺与装备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分别为65.88%、29.67%、4.45%。

  报告期,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点→线→面”的研发路径,不断推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机器人╋”应用方面,由“电石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形成“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由“电石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技术”╋形成应用于在硅锰、硅铁、工业硅炉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的横向拓展应用。

  2022年,公司主要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销售创史上最佳业绩。在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的产业契机下,公司工业服务业务稳健增长。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对智能制造的旺盛需求,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作为技术型企业,公司秉承技术领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凭借对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刻理解与产业应用实践经验,在所从事的领域内,长期保持优势竞争地位。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业务,有效协同,良性联动,环保工艺装备有益补充。近年来,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智能制造装备应用领域,公司竞争优势地位稳固,主要产品、技术在国内相关应用领域长期领跑,获得多项行业殊荣。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领先优势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把握新机遇,拓展新领域,通过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增强,处于行业优势竞争地位。

  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看,公司智能装备具有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主要面向高端装备市场需求,适用于对高效、安全生产要求比较高的客户生产场景,是替代进口的高端装备。公司在国内产品应用领域,产品及技术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

  2022年3月24日,公司收到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关于下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石冶炼出炉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公司牵头承担的‘电石冶炼出炉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为通过,评分为92.4分(A档),绩效等级为优秀”。能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是国家对公司技术创新实力的认可;公司以优秀成绩通过项目验收,是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验证和诠释。在电石矿热炉冶炼领域,随着公司大规模应用电石冶炼出炉作业机器人替代高危繁重工况下的人工作业,实现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夙愿与担当。

  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看,公司将多品类创新产品与制造业客户生产场景相融合,实现固体物料后处理、矿热炉冶炼产品后处理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制造。目前,公司积极实施面向电石矿热炉领域的智能工厂整体方案,报告期内已分别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工厂/车间合同,合同总额合计3.6亿元。在这一领域,公司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掌握底层技术、算法和平台技术,能够形成根据行业需求快速研发不同型号、不同功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优势,是公司实施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实现产业数字化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掌握底层技术、算法和平台技术能够真正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持续推动实施公司技术领先差异化策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注:本节图示以示意图、部分照片及虚化处理后的图像,在技术保密的前提下,用于增强投资者对相关应用的理解,以下略。

  公司将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应用优势与工业服务充分结合,积极推进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工业服务业务取得快速发展。公司专业、优质、高效、先进的工业服务模式是客户连续、稳定和高效生产运营的必要保障,实现客户与公司的双赢格局。

  2021年8月,公司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成为国家为数不多的“两业融合”先行企业。获得此项殊荣,是对公司前瞻性制定“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和长期积极实施这一战略的认可和激励。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服务实现营收6.39亿元,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智能装备”╋“工业服务”构成公司业绩驱动的双引擎。

  纵观公司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公司进入新行业、新领域,通常以关键单机设备(“点”)切入;在突破性解决行业痛点后,快速组成自动化生产线(“线”);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对行业理解的深入,进而完成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助力客户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升级。这种由“点→线→面”的技术进步进程,有助于公司集中资源,降低技术开发风险,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单机产品销售(“点”),不可避免面临较大竞争,市场空间较小,项目潜在合同额有限;

  成套装备销售(“线”),竞争环境改善,竞争压力减小,市场空间增大,潜在合同额有效放大;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竞争对手有限,竞争力强,市场空间及潜在合同额有望数倍放大。

  图示:单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环境与潜在市场机会示意图

  例如:在矿热炉冶炼领域,公司针对电石行业迫切的安全生产、替代人工需求,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基础,成功研发应用对传统生产具划时代意义的(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点”),并相继研发电石捣炉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锅搬运技术等关键生产作业系统(“线”),直至形成真正颠覆行业传统生产作业的智能车间整体解决方案(“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少人、无人工厂和智能制造。凭借公司在电石矿热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持续研发高温特种机器人在硅锰、硅铁、工业硅炉等高温炉前作业环境的应用,致力于多维度技术创新与突破,已陆续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年4月7日和4月19日公司公告,公司分别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工厂合同及电石智能车间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29,114.32万元、6,962.80万元,合计36,077.12万元,这两个项目均为以公司电石生产领域高温特种机器人为主要装备应用的智能工厂整体项目,机器人及智能工厂产业化项目市场需求方兴未艾。这种由“点”及“线”到“面”的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实现了由“0”到“1”的历史性跨越。为便于理解,下图列示部分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应用技术。

  以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为例,原传统生产作业环境高危、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不适宜人工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构成生产隐患。公司将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控制策略等智能化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通讯技术应用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中,以最大可能实现少人、无人车间,依托智能化生产决策管理,助力客户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实施电石矿热炉智能车间项目,可以预计,如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实施与交付,首先,实现了以高新技术产品替代危险、恶劣、繁重工况环境下的人工作业,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劳动者安全生产福祉,对电石行业意义重大;其次,智能工厂整体的市场空间可形成数倍、十倍于原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未来可将在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它硅锰、硅铁、工业硅矿热炉领域,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公司在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和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公司以品质树品牌,以技术求进步,以服务赢信赖,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努力为客户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实现合作共赢。公司在国内主要产品应用领域享有持续领先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公司追求卓越,引领应用行业智能装备发展,长期构建稳定、合作、共赢的客户网络;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及巨大的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潜能,是公司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获得国家版权局批准软件著作权23项。除专利技术外,公司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诀窍靠保密措施以专有技术形式存在。公司拥有掌握的专利、专有技术以及软件著作权,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注:报告期内取得的知识产权数量因统计时点的局限或有误差,仅供投资者参考)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时代赋予科技创新企业的责任与使命。公司针对矿热炉电石冶炼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领域的全自动装车系统等,对替代高危、恶劣、繁重工况下人工作业生产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标准化智能装备作业会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企业增效降耗,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公司大型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工厂技术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客户节省更多资源,助力其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客户结构性用工缺口难题,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应用,在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经形势,中国经济凭借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有效应对多重超预期不利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报告期,在公司多年来持续研发与产品创新形成的产品多品类扩张的驱动下,市场需求被有效激发,公司市场营销工作在以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以面向新能源多晶硅原料为代表的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等方面不断取得佳绩。从产品交付与收入确认看,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营业收入继续稳健增长,节能减排环保工艺装备营业收入下降,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93%;受投资收益和实际收到软件退税同比下降、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有9.24%的降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4.70%。从收入构成看,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环保工艺与装备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分别为65.88%、29.67%、4.45%。

  报告期,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点→线→面”的研发路径,不断推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机器人╋”应用方面,由“电石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形成“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由“电石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技术”╋形成应用于在硅锰、硅铁、工业硅炉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的横向拓展应用。

  2022年,公司主要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销售创史上最佳业绩。在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的产业契机下,公司工业服务业务稳健增长。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对智能制造的旺盛需求,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注:在上表及以下公司分产品数据类别名称中,以“机器人╋”替代原“机器人及成套系统装备”分类名称,数据分类方法无变化,有助于更准确定义产品分类内涵,便于与投资者实现更简洁高效的沟通与交流。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智能制造装备:尽管报告期国内经济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但公司智能制造装备整体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12.04%,凭借产品突出的竞争优势,毛利率继续提升,保持40.03%的优异水平。具体类别中,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受产品交付影响,实现营业收入9.44亿元,同比下降12.25%;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营收、盈利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大系统成套优势尽显,其营收同比增长159.89%,达2.22亿元;机器人╋产品以174.39%的同比增幅,快速恢复增长,营收规模接近2亿元;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营收规模首次突破5,000万,达5,728万元,相比较其数倍于本期营收的在手订单量,未来增长潜力大,其目前毛利率水平也有望提升。工业服务:受多重因素影响,报告期工业服务实现营业收入为6.39亿元,同比增长3.88%,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29.67%;受服务履约成本波动负面影响,工业服务毛利率承压至26.40%。

  报告期,环保工艺与装备与中报预期一致,其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显著下降,占公司营收比重下降至4.45%,对公司整体营收增长有较大负面影响,其毛利率受报告期确认营收的环保装备及工艺包毛利率较高影响,有较大提升,保持在较高水平。

  上表中分地区数据,由于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原因,以地区划分收入各期间/年度间通常会有较大变化,主要受各地区需求波动、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以及公司响应需求,完成产品交付、验收进度等因素影响,分地区毛利率水平波动数据没有典型意义,可参见公司各类业务营收、毛利率变动说明。

  注:公司产品为大型智能成套装备,生产计划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柔性安排,客户可以选择成套设备、单元系统设备、单机设备或不同单元系统设备的组合,不同客户选择产品的性能、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用金额进行列示产量、销量,有助于消除歧义,便于投资者理解产品的产、销趋势。

  机器人╋、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产销量本期大幅增长,主要受订单需求旺盛,报告期产品完成生产、交付的数量增加,确认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环保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受订单影响,当期确认营业收入降幅较大。可参见公司各类业务营收、毛利率变动说明。

  注1:上表中“本期及累计确认的销售收入金额”为不含税金额,其他金额为含税金额;运营服务合同的“合同总金额”为依据年合同额估算的金额;以外币计价的合同,“合同总金额”为相应合同公告时依据当时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测算的金额。

  注3:上表中“合计已履行金额”是指截至本期已经确认收入的合同金额,受增值税率调整、合同执行情况、确认收入当期汇率等因素影响,“合同总金额”与“合计已履行金额”的可能存在差异。

  特别提示:公司产品交货后,通常需要进行运行测试并经客户验收才能确认销售收入,按计划交货后并不必然能够随之确认销售收入;另公司产品实际发货、运输及交货日期,要根据客户的现场条件(如基建、场地条件、前端装备条件),与客户协商确定。现场如果不具备交货条件,实际的交货时点可能晚于合同约定的时点。如果因客户延迟收货、不可抗力等原因而造成的公司延期交货,不构成公司违约。以上请投资者特别留意。

  公司控股子公司博奥环境于报告期内出售其持有的P&PIndustriesAG(注册于奥地利)全部股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0.45%,达391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降低主要原因为,本年度公司员工总数受工业服务业务用工模式由原劳务派遣改为直接聘用,员工总数增长较大,影响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基数。(参见:本年度报告第四节中“公司员工情况”)相关部分。

  报告期同时开展的研发项目较多,研发投入较大,详见本部分“研发投入”列表内容。

  1、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153.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95%,主要受订单快速增长,客户预付款及销售回款增加影响;

  2、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464.7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73.52%,主要受现金管理操作影响;

  3、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347.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0.54%,主要为本报告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因素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注: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公司根据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对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而持有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及货币型基金。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035号文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45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期限6年,募集资金总额45,000.00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658.14万元(不含增值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4,341.86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到账情况已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致同验字(2022)第210C000563号《验资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8,078.85万元(不包含已扣除的各项发行费用658.14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6,399.48万元(含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收益)。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中包含现金管理收益136.47万元。

  注1: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45,000.00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658.1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4,341.86万元;

  注2:计划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为13,000.00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658.14万元后为12,341.86万元;注3: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及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均不包含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658.14万元;

  注4: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机器人及智能工厂产业化生产项目正按计划建设中,暂未产生效益。

  微创腹腔手术机器人:公司投资参股的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微创腹腔手术机器人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其13.46%的股权,其电动内窥镜持针钳(注册证名称)已于2021年1月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注册证名称)已于2022年6月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图像引导放疗精准定位:公司投资参股的江苏瑞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图像引导放疗精准定位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其14.04%的股权,该项目于2016年3月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IGPS-O、IGPS-V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2020年2月取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光学引导跟踪系统(OGTS)医疗器械注册证。远程辅助椎弓根微创植入机器人: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参股的苏州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远程辅助椎弓根微创植入机器人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其7.18%的股权,该项目主要研发产品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已于2022年2月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高端医疗诊疗装备领域项目具有研发周期长、进入壁垒高、产品注册周期长、临床风险大等特点。在进行型式检验及临床试验过程中,不可确定风险因素很多。对于完成注册的项目,同样存在推广及产业化是否达到预期的风险。在此,提示投资者谨慎评估相关风险因素。

  公司于2015年参与投资设立东莞市博实睿德信机器人股权投资基金,成立东莞市博实睿德信机器人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博实股份总投资6,000万元,占该基金认缴出资的30%。截至报告期末,博实股份累计收到项目投资返还款及利润分配款6,000万元,收益情况良好。

  公司参股投资的上海博隆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公司持有其19.20%的股权,非控股股东。2022年9月,博隆技术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材料,已获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根据现行政策要求,已平移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目前处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阶段。

  公司参股投资的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5,000万元,公司持有其13.46%的股权,非控股股东。2022年10月,思哲睿医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材料,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目前处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阶段。

  公司控股子公司博奥环境于报告期内出售其持有的P&PIndustriesAG(注册于奥地利)全部股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国到2025年、2035年的产业规划目标,制造业企业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空间广阔,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产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民族装备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公司在成立初期就研发成功搬运机器人,并早在2005年实现工业化应用。公司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成套装备产品,在主要应用领域,为客户大规模工业生产,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实现了我国重大装备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运行高效,安全可靠。多年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已成为业内骨干企业之首选。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势迅猛。5G通讯网络、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技术突飞猛进,这为公司加速打造产品由“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实现的可能。公司把握时代机遇,将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赋能。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实现了由智能制造装备,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拓展,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市场营销工作屡创佳绩,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大有可为。

  展望未来,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技术领先,以自主可控确保核心技术安全,与社会资源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拓展工业服务业务,推动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替代高危繁重环境人工作业,在智能装备应用场景,实现少人、无人、安全、高效、环保的智能制造生产要求,推动劳动者生产文明进步,为社会谋贡献,为股东谋回报,为员工谋幸福,努力实现公司的较好较快发展。

  公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在以下领域,提升相关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引领公司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进入攻关期。中国制造品牌的崛起以及巨大的内需潜力,让我们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基于5G和工业互联网技术与机器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加速变革。公司凭借在大型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实践经验,积极在智能制造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称重、包装、码垛、套膜、数字化出入库、智能装车以及总、分单元作业管理控制系统及远程故障诊断等模块,可广泛应用于粉状物料、颗粒状物料以及不规则体物料(如新能源行业多晶硅原料)的后处理应用场景,助力相关行业智能、高效生产和数字化升级。

  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运用多学科技术融合,以智能化生产管理决策系统为核心控制单元,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实现少人、无人工厂,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和效率,实现科学、自主、经济、安全、高效生产。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迎来新一轮大规模产能投放的同时,行业内以智能装备替代传统人工作业的进程如火如荼。自2019年公司开发的行业首创块状多晶硅包装装备产品同步应用于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多晶硅原料生产领域以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已在块状多晶硅、粒状多晶硅两个板块内形成毛重式、净重式、预制袋式、FFS自制袋等多种单元组合的系列产品。公司将单元系统装备产品结合还原硅棒破碎、筛分磁选、AGV定向输送、计量及塑型包装、工厂物流等工艺,初步形成智能车间解决方案。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已与协鑫集团、通威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亚洲硅业、陕西有色、天宏瑞科、青海丽豪、宁夏润阳等国内众多新能源企业广泛合作。在这一领域,公司竞争力突出。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以制造业为首的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高危、繁重、恶劣工况环境下,安全生产隐患大。在服务业数字经济的影响下,人力资源存在结构性供需错位,制造业企业带来用工难题。这些企业受人工生产所限,普遍面临安全生产成本高,操作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营风险高,产能利用率不足等难题。未来公司以出炉机器人、捣炉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为代表的高温特种机器人应用大有可为。

  在电石矿热炉领域,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及其周边系统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彻底解决传统出炉环节人工作业无法解决的诸多痛点,实现少人、无人、安全、高效、环保的智能制造生产要求,真正实现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在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方向上取得重大市场进展,已分别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工厂/车间合同,合同总额合计3.6亿元。目前,公司在积极实施,争取早日实现行业技术变革的首次应用。

  在电石矿热炉领域的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的成功研发及智能工厂技术应用基础上,公司持续研发面向硅锰、硅铁、工业硅炉等矿热炉领域的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已陆续取得阶段性成果。

  硅锰矿热炉领域:首台硅锰出炉机器人客户验收后的优化工作已完成,具备市场推广应用基础,同时启动了成本更具优势的新版硅锰出炉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硅铁矿热炉领域:面向硅铁圆盘浇铸系统,首台套已交付客户使用,进入后续市场推广阶段,并已签订小批量订单;硅铁高温特种作业出炉机器人在应用现场进行产品定型工作。

  工业硅矿热炉领域:首台工业硅高温特种作业出炉机器人已完成客户现场测试交付,进入后续市场推广阶段,并已签订小批量订单。

  电石矿热炉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电石捣炉机器人→电石巡检机器人→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车间。

  电石矿热炉高温环境应用→硅锰、硅铁、工业硅矿热炉高温出炉作业机器人,未来有望形成在这些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上的应用。

  公司在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可以有效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市场空间有望呈数倍、十倍的扩大,实现以高新技术产品改造传统产业,真正实现“机器人╋”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公司的智能物流系统以全自动装车机为核心单元,以视觉识别系统、数据信息接口系统、物流调度系统、转运输送系统等为辅助,对多种袋装、箱装、散装物料等进行批量转运、堆码、拆分、组合、装载等物流作业。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可实现生产线或仓储库与运输车辆的无缝连接,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有利于客户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释放生产潜能,在用工短缺、环境恶劣等工况下优势更为明显,客户反馈及市场拓展持续向好。

  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聚焦钢铁生产领域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及产品应用,现已在涵盖炼铁、炼钢、铁水转运、方坯连铸等多个工艺环节取得积极进展。后续将持续研发,加速产品应用,积累项目经验,完善和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各分部系统的落地实施。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从战略规划层面提出“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公司制定实施的产品服务一体化经营策略成果显著,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已发展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工业服务收入,一方面会随着智能制造装备产品销售、生产运行基数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承接新的规模较大的生产运营类服务项目后,服务收入会有快速提升的增量。公司的工业服务业务对客户深层次服务需求给予积极响应,会带来整体工业服务收入规模的持续、长期、稳健的增长。公司的一体化工业服务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销售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增强了客户粘性,有效地延伸了产业链。尽管报告期公司工业服务营收达6.39亿元,继续保持增长,但相对于公司在国内庞大的潜在客户规模,生产一体化托管运营服务目前渗透率还很低,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公司将积极努力完成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工作任务,探索新模式新路径,积累经验,以优异的业绩,推动我国“两业融合”的快速发展。

  公司工业服务已覆盖全国除港、澳、台、西藏外所有地区,拥有超2600人的服务人员队伍的工业服务网络和工业服务能力。目前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主要服务于公司的产品客户,在为公司贡献可观收入和利润的同时,公司工业服务网络资源的商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客户、外资企业集团所关注。

  公司工业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具备承接公司产品以外的工业服务商业机会的可能,实现“工业服务╋”赋能,未来值得期待。

  2017年以来,公司不断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实现了产品的多品类扩张,很好地满足了旺盛的市场需求,经营业绩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接连站上10亿、20亿新台阶。

  2022年,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多重不可控不利因素的冲击,公司在产品交付与营收确认方面受到了影响,但公司在持续研发与产品创新的助推下,市场营销工作无论是在传统业务板块,还是在机器人及智能工厂板块,以及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板块,均取得历史最好佳绩,在手订单充盈饱满,业绩可期。

  展望2023年,市场需求及订单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公司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实现经营业绩的全面增长。

  公司在大型智能成套装备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具备向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对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工厂转型的需求方兴未艾。《“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面对巨大的需求前景,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拓展新的技术应用领域,或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将可能错过进入新行业领域的最佳时机,对公司的中长期较好较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公司面对的风险因素之一。

  2、基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司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中未能深度应用的风险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以及多品类产品线的丰富,公司在主要产品应用领域,能够向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技术离不开工业互联网技术,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为人机协作、智能制造提供技术上的便捷。公司虽然目前在产品应用领域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但如果未来不能将基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中深度融合与应用,将制约公司中长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构成风险因素之一。

  作为技术型企业,公司以持续领先的技术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从事的领域,或替代进口,或原创首台套应用,长期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然而,面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企业间激烈的资源竞争,要求企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使用上。如在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对非核心、市场竞争充分的单元,兼顾成本与效率原则,与社会资源对接,择优选择,有助于加速产品与技术的研发进程,争取市场先机。未来公司如果不能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加快产品技术创新应用,将构成制约公司中长期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2025、2035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及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公司作为优势企业,在产品应用领域代表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技术国际领先。国家相关智能制造产业规划,会在业内优势企业率先实施,公司未来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然而,我国“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外部打压遏制不断上升”。不排除这些因素或不可遇见因素,影响我国未来对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构成制约公司中长期业绩的风险因素之一。

  技术领先是公司重要的竞争策略和竞争优势之一。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直接影响公司产品能否长期保持较高的持续盈利水平,以及公司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有效实施。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保密工作,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依法维权,以及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专有技术保密等各种措施,保护企业技术安全,防范相关风险。尽管如此,但仍存在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被非法盗用,掌握的技术秘密被窃取,以及面对其它不正当竞争的风险,对公司或构成潜在经济损失的风险。

  财政部: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1247.1亿元,同比增长12.4%

  Q1业绩抢眼 政策“加码”中药行业 机构:中药板块有望进入估值扩张阶段(附概念股)

  财政部: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1247.1亿元,同比增长12.4%

  已有7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8114.84万股,占流通A股10.09%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2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参控公司:参控上海博隆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控比例为19.2000%,参控关系为联营企业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