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已席卷各行各业,物业行业也不例外。如何不忘服务本质,用数字化塑造物业企业发展的新优势,始终是行业内的热议话题。
日前,在《物业数字化提效增益》沙龙活动中,绿城科技集团数智人居事业部、浙江慧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卫东就此议题,与来自中海物业、官房物业等60余名物业企业代表分享交流,共谋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现在物业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表象上看是成本问题/利润问题,或者说是经营问题,但核心还是效益问题。作为一个服务企业、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么多年,我们最大的成本是人。
从行业本身来看,物业服务的本质是什么?是给空间和人提供服务。空间很好理解,房屋、公共面积(包括设施设备);人,就是业主或者客户。商业模式很简单,大部分行业内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包干型,收入来自于管理面积或收费面积乘以物业费单价。成本大部分是人工成本,“四保一服”等,人的成本在一个单项当中至少占60%,多则80%,再加上其他的设施设备的维护成本、材料成本等。
商业模式简单,收入也非常简单,优势是收入的确定性和增长性,这也是资本能够看重物业行业的其中一点。只要保证了正常的收费率,项目收入基本上是可预期的。另外,每年有新项目的交付,也就是管理规模的扩大,都是在做加法。
成本方面,我感觉很痛苦,成本每年都在上涨。近十年,随着我们国家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再加上规模经济,作业的水平一直在一个以人工作业为主的水平上,必然无法避免人工成本以一定的比例上升。
物业行业的现状,涨物业费非常困难,每年都能涨物业费的公司几乎没有。绿城在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以内,能够有一定幅度的提价,但是每年退出的项目也有百分之十几。最后挤压的就是企业的利润,因为收入是确定的,但是成本逐渐在上升。
怎么办?第一反应就是提效。提效这件事已经提了很多年。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就是“砍人”,一个项目原来30个人,先砍5个,一下效果就出来了。但“砍人”是有底线的。物业服务本身的作业模式就是靠人来完成相应的对空间和人的服务,把人都砍了,谁来做这些工作呢?这种减人动作的决策是感性的,只是觉得应该减了,所以就去减。减哪个岗位?哪个岗位应该从多少人减到多少人?合理性怎样?没有经过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只能够通过主观的感知去减少。所以,解决低效问题是核心关键,减人不是特效药,只能是凭借科技系统带动新业务创新增收和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
第二招,多业务人员复用。这些年,物业行业除了在“四保一服”基础服务的作业模式之外,现在都在做所谓的“多种经营”或者增值业务。如果增加的收入还是通过员工成本的叠加,对企业来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时就会想,能不能做人员的复用?让保安员去送水,送快递;让管家去做商品的销售,我相信大家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但是后来发现在这种“多种经营”人员复用的探索当中,看似成本没有相应增加,但从客户体验、从员工能力合成管理模式上带来非常多的弊病,最后形成怪圈走不出来。
直观反映就是一线员工,无论是保安员、保洁员、工程人员还是管家,他们的收入都非常低,或者收入增长的幅度非常小。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勤快的人不再干物业行业,都去干其他收入更高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比如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等。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他们的作业人员无论从学历、能力、意识各方面,跟物业行业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直观的反映是他们的薪资是物业行业的两至三倍。员工横向对比开网约车、送外卖的老乡、同学,一个月能挣一万元,而自己只能挣三四千元,心里就会不平衡。勤快的,愿意干的,就去干工资更高的,多劳多得;或者有的就凑合着干。工资不高决定了员工的幸福感不高,最后变成混差事、不思进取。物业服务又是人对人提供的一个服务,本身员工的幸福感就不高,传递给业主、客户的幸福感会高吗?
物业企业的经营者也想提工资,也想提待遇,但是又回到原点,收入没有那么多,而且要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这是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企业管理者们都想提效,效率提高之后,人工成本降下来,可以将降下来的部分拿出来给员工涨工资,让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能够提升,然后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客户的体验更好,满意度更高,最终无论是物业费还是收费率都能够提升,形成一个正循环。现在都做不到正循环,是一个僵持的阶段,企业的利润上不去,员工的待遇上不去,客户的体验感上不去。
所以现在我们尝试着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来做提效,提效应该怎么去做?通过绿城这些年的探索,我们觉得物业行业应该引入相应的优化模式。具体做法是:
劳动密集型的人对人的服务,行业已经有模式出来,就是“平台+前端”。前端是“四保一服”的各个岗位,但是真正的平台,是有算法为支撑的服务体系,这是我们物业行业今后要走的方向。
现在,哪个岗位今天要配什么样的人?配多少人?他的工作的状态如何?我们的管理者大多是不清楚的。我访谈了很多一线管理者,包括项目经理及管家,他们是以结果为导向来管理项目。结果是什么?无非就两点,第一收费率,把该收的钱收上来;第二客户体验,做到没有客户投诉。
因为没有手段去管控过程,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去管所谓的结果。这种作业模式,几十年来一直是这样。定一个KPI,然后把个人的利益或者管理层的利益跟经营项目的经营情况做绑定,只管结果。管理层的责任就是去“灭火”,处理各种问题或者检查。
所以,如果物业行业想发展,想真正提效,一定是在劳动资源的合理分配调度方面下工夫。为什么送外卖或者开网约车一个月能够挣一万元?因为他们的劳动付出已经被很精细化地量化,他们的工作都是通过平台的任务去发布调度。大家直观的感受就是外卖小哥为什么都走那么快,为什么都是小跑?而我们的员工在项目里,推进的速度是他们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难道是他们的思想觉悟比我们高吗?并没有。是机制的问题,而不是人的素质问题。
管理和经营运作的机制决定了人的自驱力能不能被调动起来,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光靠领导喊口号没太大的作用,经常是“自发文之日起失效”,“自会议结束起失效”,然后就觉得管人真难。我们没有把认知边界打开。我们应该如何去管队伍,管我们手里掌握的劳动资源?我们付出的成本是人的薪资,目前为止,薪资能够买到的是劳动的时长。无论是每天工作8小时,还是10小时,买断的是时长,而不是买断工作的过程和效果。
物业行业如果真正从基础上做到提效,一定要把现在作业的流程任务化、工单化,也就是数字化,或者叫做标准化。然后通过后台建立起相应的合适的算法,来调动前端的劳动资源。真正的人工智能,应该把相应的劳动资源更合理、更有效分配。
第一步,把劳动资源的付出尽可能透明化和标准化,也就是建立以工单为抓手的业务驱动。工单的基础就是把劳动资源,包括各个岗位的人,工作可视化。到底一天干了多少工作?作为企业经营者要知道。现在是不知道,想知道就得加管理层级;加管理层级不放心,而且加管理层级,会造成管理成本巨大。
多种经营业务也是一样。第一步,对客链接。App或小程序作为前端对客链接,客户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提出服务需求,及时有服务响应,服务的交互就有了。有交互,才有客户的链接,有了链接,事项的链接最后就变成情感的链接。我们和客户也是通过服务的过程产生交互,信任才能建立起来,体验才能建立起来。所以第一步就是业务数字化。
这么多年,我无论是在绿城做,还是对行业的赋能,最后通过数据积累反映出来,如果工单在一个岗位当中达到一个合理值的情况下,可以带来两点收获:第一,收费率提升了;第二,客诉率下降了。工单只是对实务管理的一个抓手而已,大家不认为它和收费率或者收入有实质的相关性,但是我想说,这个很简单的动作,真的就能够带来收费率的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或客诉率的下降。
举个例子:绿城长峙岛项目,在几年前进行相关试点,试运行4.5个月效率初步测算提升14.32%。
门岗人员管控:无等待通行,高温自动预警,节省人力3分钟×累计监测5,968次(月)约17,904分钟;
监控室消防管理:自动触发预警工单5分钟×按已触发预警事件57条(月)计算=285分钟;
数字化更多的是要能够呈现出它的价值,也就是客户的体验和管理的规范。如何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系统上的一些数据该如何用?系统呈现出来的数据,有专门处理数据的工具。我们对数据的期望是规范管理、辅助决策、洞察客户等。但是能产生数据的基础或者门槛,是要先做到基础的业务数字化。让经常性的工作能够进入系统,系统才能够产生数据,这些数据才能够拿来反哺业务或者支撑管理职责。头部企业或标杆性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目前数据的状况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数不清数”,没有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2016年,我在绿城组织数据发现,动因和出发点就是数不清数,导致后续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财务口、人事口、服务口、销售口,提供的数据都不一样,谁都有道理。空间在那里摆着,空间是没有变化的;产权人变化不大,无非就是产权的更换而已。
所以行业数字化的第二步,就是数据的循环应用。有多就用多,有少先用少,不用把事情看得太过高深复杂,那些所谓系统开发工作,只是很专业的、很窄的一个点而已,交给技术团队去做就可以了。
第三步,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算法。就是任务调度系统,或者说是综合运行指挥系统。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经营者,无非就是掌握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提效的发展方向,算法是技术题,但是更多的是技术和业务结合。
物业企业如何提效的一些思考以及实践,希望能够对各位同行有所启发帮助,大家共同促进物业行业的发展,让物业行业能够朝现代化服务行业的方向去演进,往前一步一步走扎实。